酷夏滞留在香港的高耸大楼间无处流窜,我从 鱼涌地铁站出来时,被热麻翻了全身。
按著地址来到了太古坊的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办公室时,感觉还是不够真实。这份在1903年创刊的英文报盛名远播,是香港10大公司之一。
1993年被大马大亨郭鹤年买下多数股份,应该算是跟大马有点渊源。每次周末在台北国家图书馆读著南华早报和新加坡的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时,觉得这两地的读者早上起床后,能够一边喝著咖啡一边读著这些专业、精彩的报纸,是他们的福气。
所以当我踏入16楼的早报大厅、在等待被接见的当儿,心脏不由自主地砰然加速跳跃了起来。
有点晕黄的灯光,南华的接待处挂著两幅偌大的照片,一个是得奖的印度裔记者、一个是得奖的版面设计美国人编辑,同另一角的无数奖杯相映得彰。
里头的职员进进出出玻璃门,匆忙中带著专业,看得我也怔忡了起来。
这一次来到香港,虽然大啖茶餐厅美食是目的,但是却也打从心底盼望起跟早报财经主编的会面。
能否得到工作固然重要,但是能够站在早报的办公室里,看著这一份亚洲专业英文报记者的工作情形,我还是为自己感到庆幸和骄傲。
来到了早报,不禁让我回想一年前到台北一家最好的英文报应徵时,被六、七个主管面试的窘境。
在台北念大三的时候,刚好是该报问世的第一年,我每次在传播学院图书馆看著这份排版优雅中不失专业的报纸,就立志有一天要在里头上班。
所以在吉隆坡新海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s)历练了两年,我信心满满地以为回到台湾的自己是比别人有优势的。
但是事与愿违。虽然我罔顾报纸注明希望只聘请台湾人的工作条件,不断叩门还是等了一年才有第一次面试的机会。
如今成为这份报纸的一份子,我跟其他中文报的记者一样,有著自己专职的线路,不用进办公室,能够在外头跑新闻和发稿,完完全全成了台北新闻圈的一份子。
跑著跑著新闻,我的生活充溢著台湾科技圈的脉动。有的时候参加紧急召开的记者会,在会场里忙著采访、忙著打电话、忙著转脑筋想重点、手指飞快地在笔记型电脑上飞舞,稿子交出去后整个人已经是放空的。
第二天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刊载著自己的名字,就觉得好满足。能够处在一个优秀的报纸、跟专业的团队合作,让自己在出席记者会中学习、让写的东西发挥一点影响力,我想我是很幸运的。
不想庸碌也每天赶搭捷运9点到公司报到,不想在机械式的工作中埋没青春,能够让自己乐在其中的工作真的少得可怜。
离开早报办公室的时候,嘴角不自禁地扬起了微笑∶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会是有收获的,不是吗?
(星洲日报/副刊·文∶杰森·2006/07/08)
www.sinchew.com.my
Wednesday, July 12, 200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