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31, 2006

Google可免费下载书籍

(华盛顿讯)Google周三起推出免费下载及列印书籍服务,方便网友阅读经典名著及没版权的小众书籍。

使用Google搜寻书籍服务时,网友除可输入《伊索寓言》及但丁《神曲》等书名,也可利用关键词搜索,下载PDF档案的书籍,甚至列印内容。

有关服务暂时只适用於没有版权的书籍。当搜寻到有关书籍,Google便会在搜寻结果中展示部份文本内容。若书籍版权仍然生效,Google只会展示基本书目资料。

有关搜寻服务是Google网上图书馆计划(Books Library Project)的成果。Google正陆续将哈佛大学、史丹福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纽约公立图书馆等主要图书馆的馆藏数码化,方便全球读者在网上阅读。
(星洲日报/国际·2006/08/31)

人的感伤

人,有时应该有伤感,感伤是一种人性。

卢梭是个感伤的人,他喜欢与自然对话,思索人的命运。

梵高是个感伤的人,他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做可怕的苦役,刻划瘦瘠而哭泣的女人,一种被遗弃的绝望。

感伤的人,喜欢与自然对话,思想著人的爱,人的孤独,并流下热泪。

就是那种感伤和孤独感,使人向往自然,怀抱自然。

伤感却与冷漠不同,冷漠从不会对自己的生存处境感到焦灼,更不会珍惜那种忧虑的感伤。

感伤是生命的原生态,假如没有了感伤,就没有催人成长的感动。


Saturday, August 05, 2006

多学习、多沟通——保住自己的受聘价值

工作机会在知识经济的主导下逐渐僧多粥少,许多企业因此对招兵买马越来越谨慎;毕竟优秀人才还属於少数的,要如何保住好员工,将是公司未来的重要工作。

根据在人力资源领域服务超过20年的阿兹丽娜(Puan Azlena)的发现,今天的职场有越来越年轻化的倾向。她察觉到管理员工不能再以过去的那一套来处理,因为公司面对的是一群受新文化影响的一代,他们的观念和处世方法,都有别过往的打工心态。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司其中一个挑战就是如何保留优秀的员工。面对目前在职场上的年轻人,要如何管理他们,要以什厶样的方式领导他们,成了我们的挑战。”

阿兹丽娜说,这些年轻人和她那一代的人很不一样。过去人们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就是勤奋两个字,可是现代年轻人却有不同的要求和需求。

“他们懂得要求,会衡量你能够给他们什厶。这样的一个族群,薪金於他们而言虽然很重要,但他们最注重的却是工作与生活都达到平衡的状态。”

所谓工作与生活平衡,就是一方面勤奋工作,一方面也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於是,现今的公司,要以什厶心态来雇佣他们、如何建立他们对公司的忠诚以及如何让他们贡献,都成了问题的关键。

找错人损失大

在求职竞争那麽激烈的现实里,为什厶公司还要花那厶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应付年轻员工呢?

阿兹丽娜即刻回应说∶“正因为外面有太多的人选,比如刚毕业的人数每年就有整10万,你要在这庞大的人数当中挑选到有才华、有抱负和有知识的年轻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阿兹丽娜分析说,站在公司的角度,万一聘请了没有潜能的员工,公司就没有办法有效的发展起来,也无法有效的管理,所提供的训练也报销,工作表现也无法提升。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因此,外面虽然很多人在排队找工作,但我们要的人毕竟是有限的。”

沟通的重要

新世代打工一族,新的文化新的思维,管理他们也必须用新的观念和方法。

“管理”,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阿兹丽娜就解释说∶“当你在说管理的时候,不只是‘怎厶做’、‘为什厶做’、‘什厶时候做’这厶简单。它包括了计划、设下目标、如何评估、如何领导、如何训练等。”

这些公司的方针,有必要和员工沟通,只有获得透明的资讯,员工才清楚知道自己未来要怎厶做。

“如果不沟通,员工会觉得没有资讯,他同时会感觉公司没有花时间在培养及发展他,也很可能导致他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我在这里干什厶?”

阿兹丽娜强调公司一定要注重和员工沟通,不要等到员工辞职了才发现原来他一直不满公司。

“员工有所要求,一般上公司都会尽量满足,让他们有归属感。但就薪金来说,究竟多少才算是足够的呢?薪金很多时候是工作最主要的目标,但往往不一定是动力的来源。”阿兹丽娜发现,更多时候,员工之所以不愉快,原因是自己没有好好的被“经营”。

“可是那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谈的事,最后他们只好以辞职来表达不满。”

灵活性与移动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员工和公司所涉及的范围都变广了。许多公司的业务会与世界各地联系,因此需要能够配合的员工去进行工作。因此,现在的工作讲究“移动能力”,同时也出现了“灵活性”的工作状态。

“在地球村的今天,当聘请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看他是否具备了灵活性和移动性以符合市场的需求。我们考虑的是,当公司派他出国公干的时候,他是否能把公司所给予的任务完成和克服困难。”

阿兹丽娜认为公司要给员工提供一个有趣的工作环境,因为以前的人只注重工作,现代人却也看重生活素质。“现在的人会否定自己是公司的产业,他们要的是工作与生活都平衡。

“以前公司叫你跳,你就跳。现在的人会问∶多高?为什厶?”

面对新世代的职场文化,年龄较大并处在尴尬转型期的员工,就一定要审视自身的问题,免得被淘汰出局。

“你必须学习,必须与人沟通,确保你的受聘价值。以前你或许只想埋头工作,但今天你要想∶我为公司付出之余,还能为公司带来什厶样的价值福利。

“如果他们能够想到这一点,就是在保障自己的受聘价值了。”

阿兹丽娜

在人力资源领域里拥有23年的资历

曾在银行界、管理咨询业、食品界服务过

现任Philips(马)总监

目前在大马国际工商会的人力资源与内政委员会服务,同时也是半岛商业雇主协会的高级委员

(星洲日报www.sinchew.com.my/副刊·报导∶林悦·2006/07/31)

我们来到动荡不安的知识经济时代

19世纪,工业革命替代了过去农业社会为主的经济基础;到了20世纪,网际网络的崛起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资讯时代;跨过千禧年迈入21世纪,要持续维持竞争力,就必须掌握知识与科技,因为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重心与主导了。

如果你还停留在“学一门手艺就能过终生”的观念里头,那就等被社会淘汰吧!这不是危言耸听,尤其世界各大企业都在重新整顿自身的组织架构而大量裁员,朝“知识生产、生产知识”的方向发展时,也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能够适者生存。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社会开始提出了“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的发展路线。知识经济的概念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主要元素的经济。这个概念提出来后,开创了逐步实现由物资源型经济转向了技术知识型经济的新纪元。

在这个重要的转型期(已经转型好一段时间了),你做好了准备迎接吗?

企业顾问王金福教授指出,正因为许多人都没有做好准备整装待发,所以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爆发后突然束手无策。

“我们习惯了循序渐进的发展,或者以为依靠旧的经验也可以解决新的问题。”这恐怕是多数家族企业解决问题的模式,但一如父亲与孩子总有代沟一样,在这个变革的经济转型阶段,一旦失去宏观和前瞻性的眼光,就和社会产生了距离,进而面临严峻的打击。

王金福有感而发说∶“有人先知先觉,有人后知后觉,也有不少人不知不觉。”

企业瘦身裁员

管理大师杜拉克是最早观察到工业型经济逐渐转为知识型经济的人。他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书中指出∶“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下一个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知识型社会,知识就是一切,知识工作者会成为主要的劳动力。”

这意味,过去以劳工的生产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已改变,劳力不再是开发市场的主要资源。

“杰克威尔许是先知先觉的人,早在80年代中期,他就已经采用精兵简阵的变革手法来面对即将来临的知识型经济时代,包括裁掉十多万的员工,把原本一百五十多家的子公司或改造或卖掉。”

杰克威尔许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CEO,他32岁就当上了百年老号GE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经理。他一上任,即雷厉风行展开“硬件革命”,迅速裁撤代表“GE传统”、但渐失竞争力的小家电与空调事业,并将组织内成员削减一半。上任5年,总共砍去12万名员工,“中子杰克”(为求获利,可无情大批歼灭人员)之名不胫而走。

“当时的GE很赚钱,杰克的动作让人觉得他疯了。但我们看见,到了90年代,才有人提出知识经济下的组织该怎样精兵简阵。我们也看见,没有准备好的大企业,纷纷面对了问题。”

王金福举例了日本丰田和美国号称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GM(General Motor)做为比较。

“90年代以后,企业组织的架构从一个高窄式的结构(Tall Structure),走向扁平式的结构。曾经有人问为什厶丰田赚钱,GM却不赚钱?最后发现丰田的组织结构从头到尾只有7个层次,而GM却有11个。多层次的组织自然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

“所以,要赚钱,就需要改造企业组织,让它由大变小。这就是瘦身。”

僵化的企业需缩减规模

王金福说,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模式,首先是从小型发展到大型,这当中的阶段包括∶创业、生存、成功、飞跃及成熟5个层次。

“飞跃的阶段很重要,它使一家公司从无序到有序,从没有制度到制度化。可是很多公司无法飞跃成功,因为创业人太过自信,也不愿意家族生意插入了外人,所以飞跃不成功。”

飞跃的阶段,需要一批专业和具备知识的人来管理,而在科技与知识越来越广的今天,一个人已经无法掌握一切。反之,如果公司转型成功,也就是飞跃成功,就会不断的发展,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又来了。

“组织越来越庞大的时候,经营成本就高涨,然后决策很慢,因此错失很多商机,最后变得僵化。”

僵化,是企业发展的第6个阶段。

“所以你会发现,一些企业的营业额在百万和千万的时候,还很赚钱,但上了亿之后就不赚钱了,甚至亏钱。”

这当中的原因是企业僵化、不灵活了,他们的生意会被小企业抢走,等小企业变大企业的时候,又经历了之前的6个阶段。

“到了僵化的阶段,企业家才发现,他们需要改造企业组织,由大变小。赚钱的企业因为想赚更多的钱,所以任何赚钱的机会都要插一脚,尽管那不是核心的业务。等到失败了,才惊然发现核心业务所赚的钱都弥补不了‘兼职’。”

这种问题的涌现,促使许多大企业纷纷走向“缩小规模”(Down Sizing)的操作方式,不但把业务外包,还大举裁员。

三合一员工

大量的人失业,是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也是21世纪突显的问题。

王金福道出许多人会感到害怕的现实∶“以前的人以为有一技之长,学一门手艺,就一辈子用不完,他们忽略了知识和技术都有过期的时限。”

他说,企业或公司一旦为缩小规模而裁员,失业的人仿佛一夜之间被废了20年修炼得来的武功。他们很难再找到相同的工作,哪怕找到了,也可能只获得以往的工资的三分一或二。这个转变使他们的心态很难平衡,导致许多人患上了忧郁症和狂躁症,成为社会问题。

失业的问题在西方国家日益成为政府最严峻的挑战,我们看见了失业问题如果一直无法解决,社会就会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可是现代企业的结构已经无法再走回头路,他们只要聘请知识型的工人,换句话说,知识经济也就是人才经济。

“现代企业以精兵简阵为主导,最好一个员工可以做3个人的事,就是三合一的员工。这意味,一旦你被聘请,就有两个人失业了。”

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机会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高,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王金福说∶“21世纪没有所谓的优雅社会。优雅社会只是整个三角形的社会架构里面最顶尖的那5%特殊阶级而已。其他的人就像蚂蚁蜜蜂那样竭力的工作。”

“这已经是一条不归路。”

如何应付知识经济冲击?

调整心态,打破传统束缚的思维,掌握知识,是应对目前迅速变化的社会的方法。

“有道说山不转人转。如果我们继续停留在以前的心态,以为只要积极工作就可以保住饭碗,那就错了。有时候,不是你工作表现不好,而是公司根本不需要你。”

这是残酷的事实。这也是为什厶世界各地都提倡“终生学习,与时并进”的口号。

“自我提升很重要,但关键是你能否打破过去的思维?你要前瞻性一点,要有一个愿景,要有很多的创意,还要具备团队精神。”

王金福继续分析说∶“这是一个3个C的年代∶Change(改变越来越快)、Competition(竞争越来越激烈)、Complexity(社会越来越复杂)。现在没有所谓的敌人和朋友,哪怕是敌人也可以变成策略联盟,共同寻找双赢。”

“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不要再相信‘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话。整个社会都处在瞬息万变的动荡里,到处是不确定的答案,人很难作出比较好的预测,要‘以变应变’,不然就坐以待毙吧。”

王金福不无感叹的说∶“这是21世纪,一个疯狂的年代。”

知识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国家

据美国竞争力研究机构於2005年12月的调查,全球知识型经济竞争力以北美地区最强,亚洲则以东京、新加坡表现较佳。

这项排行榜对55个北美地区、45个欧洲地区及25个亚太地区,就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地区经济总值及知识持续性等5方面进行评分。

排名前3名依序为有“矽谷心脏”之称的圣荷西、波士顿、旧金山。

非美国地区排名最高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排行第8位。亚洲地区排名最高是东京,排第23位。香港排名118位,落后於分别位列78位及112的新加坡及上海。台湾排第99位,韩国的蔚山及首尔分别位列113位及120位。

王金福
  •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企管硕士,新加坡南洋大学商学士
  • 加拿大温哥华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管理学院讲师,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企业管理学院讲师
  • 新加坡第八播道电视台“958城市频道”及《联合早报》股市分析师

  • (星洲日报: www.sinchew.com.my/副刊·报导∶林悦·2006/07/31)

    要快乐还是更富裕?

    工作指标达不到,老板总是给脸色看。

    同事们暗里互相放镖,提心吊胆过日子。

    油价天天涨,卖了汽车,不够还汽车贷款。

    房子是负资产,期款每月吃掉大半薪水。公司老是要裁员,年过40就是高风险。

    家里孩子在求学,成绩又不够好到可以拿奖学金。

    岁月不留人,病痛特别多,医药费又不便宜。

    有那麽多的烦恼,你说怎麽会快乐?

    有这些问题的新加坡人可不少,难怪不管是哪个机构哪个国家做的调查,新加坡人的快乐指数总是派后面。

    前一阵子英国新经济基金发表的调查,新加坡人的快乐指数排名131,在亚洲地区中排名倒数第5。

    刚发表的另一项调查,是由英国莱斯特社会心理学家怀特分析了世界各地8万多名受访者后得到的结论。这次新加坡人的快乐指数提高了,排名53位。

    这些研究快乐指数的专家,各有不同的指数指标来衡量快乐,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是国家生产总值越高,国民越富有的国家,快乐指数就肯定会越高。

    3年前,一位研究福祉经济学的专家黄有光教授,在新加坡的一项演讲中提出,根据多项调查,一旦国民的人均所得超过5000美元的领域,金钱对於快乐的贡献已经相对减少,真正能够影响快乐的,有98%是来自非金钱的因素。

    英国广播电台去年所做的一项调查,也发现英国人现在虽然比1950年代来的更加富裕,但是英国人的快乐指数反而降低了。

    有80%的英国人认为,政府的施政目标应该是让人民获得更快乐,而不是更富裕。

    政府应该如何让人民更快乐呢?

    相信世界上只有不丹这个小国,特意的在为人民创造快乐。

    不丹国王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在1972年登基时以“全国快乐指数”(GNH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取代一般国家的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来衡量国家的发展。

    “全国快乐指数”涵盖4大原则: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并公平分配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文化发展及创立良好的治国之道。

    这位将在2008年让不丹开始实行政党政治制度的国王,一开始当国王就强调,公共政策必须关心人民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精神状况。

    所以不丹限制游客到访,不让旅游业污染国民的生活,愿意放慢国家的发展速度,牺牲GNP以取得GNH,有几个国家愿意跟随?

    如果让人民有选择,他们会要GNP还是GNH?

    2008年的不丹大选,人民就有选择。

    选择让人民更快乐,还是让人民更富裕的政党?

    如果英国人在调查时都说实话,让他们来选,他们会选一个让他们更快乐的政党组成政府。

    不快乐的新加坡人,又会做甚麽选择呢?

    大选刚过去,下回大选才说吧!快乐不快乐,日子还是要过。
    (星洲日报: www.sinchew.com.my/情在人间·作者∶林凤英·2006/07/30)

    红灯.停车.尊严

    地中海的海风拂来,沿岸的棕榈婆娑,中央区的露天咖啡座里,有人啜著咖啡,有人抽著水烟,有人还在议论著马德拉兹到底在球场上向基丹说了些什麽;偶而还有一辆开篷跑车开著震耳欲聋的音响从身边呼啸而过。这股空气中的悠闲,仿佛是已经做好一切的准备,迎接夏天的旅游旺季。

    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地中海城市,或者更准确的说,这是一个很努力想要变成很平常的地中海城市。即使你说她很媚洋、满是浓浓商业脂粉味,她也不介意,因为她只希望能回复正常的生活。而事实上,过去这些年来,她确实胼手胝足地展开重建工作,也渐渐看到了丁点的成果。

    但是,命运之神就是对她不公平。10天前,两颗炸弹掉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多年前的噩梦再度降临。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百孔千疮、残垣断瓦、鲜血淋漓的黎巴嫩了。

    重建数十年,毁灭一瞬间。这全是以色列的杰作。

    如果你相信这一切都是因为黎巴嫩真主党掳走两名以军惹的祸,那你就太低估以色列了。横看竖看,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都是有系统且大规模的。以军透过轰炸机场、港口及高速公路,先切断空路水路陆路交通,再炸电力站、粮食储备库,断绝黎巴嫩的民生必需品,显然都是经过周详计划好的。

    以色列说目标只是真主党,但至今黎巴嫩已经有300多人被炸死,50万人流离失所。联合国已警告黎巴嫩将爆发人道大灾难,但以色列就是不肯收手。总理奥尔默特还说,军事行动没有时限,将继续轰炸,直至真主党彻底被击溃为止。

    真主党真的能被彻底歼灭吗?其实真主党的冒起,可说多亏了以色列。这个被美国点名为“恐怖组织”的党派是在黎国内战中萌芽的;当年黎国主政的基督教长枪党在以军的协助下,血洗巴勒斯坦在黎国境内的难民营,为真主党创造了有利条件。

    之后,真主党在以色列占领黎国期间壮大,并在穷人的支持下窜起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由於黎国的领土仍然受到威胁,而政府又比较软弱,真主党於是就以反对外族入侵、保卫国土完整的形象赢得民心。所以,看看以色列今天在黎巴嫩的所作所为,要将真主党斩草除根根本很难,反而还会招惹更多的真主党。

    而今次事件最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在以色列毫无预警下堂而皇之地开著战机进入一个主权国家狂轰烂炸人家的基础设施时,国际社会竟然保持缄默,美国甚至还表示支持,公然宣称以色列有权自卫。

    国际社会目前已陆续撤走自己的侨民,但黎巴嫩人呢?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家园一夕间被摧毁,生命又受到威胁,他们能逃往何处?

    几经辛苦才走出内战及侵略战争阴影的黎巴嫩人正努力地重建生活的秩序、重拾活著的尊严,但却遭以色列炮弹毫不留情面地一一炸毁,谁来还黎巴嫩人民一个公道?

    最后,我想以本月17日发表在Electronicintifada.net一小段烽火下的黎巴嫩日记作结尾。作者是从事艺术工作的Zena el-Khalil∶“为了探望我的父母,我必须开车经过市区,自从整件事(以色列炮轰行动)开始后,第一次一个人开车,我有点紧张。来到交通灯前,红灯,我停下车子。此时我突然想,街道空荡荡的,四周没车也没有交警,我为什麽要停车,没直接闯红灯。”

    “后来我明白那是我的理性反应,不管在什麽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失掉做人基本的秩序;就算是冒著受攻击的风险。也或许藉由没有闯红灯,我至少能保住一点尊严。后来,望后镜显示,有其它的车子正在驶近。我闭上眼睛,祈祷他们也跟我一样停车。我知道你们也听说过,一些黎巴嫩司机遇上红灯从不停车。但是,女士先生们,今天他们停车了。所有的车,都在交通灯前停下来,他们都遵守秩序。我也感动得流下眼泪。”

    (星洲日报: www.sinchew.com.my/情在人间·作者∶陈宝卿·2006/07/21)

    专家已死?

    如果说尼采宣告上帝已死,那麽互联网将宣告专家已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挡不住的趋势。

    就拿最近的以黎战火来说,如果只透过美英主流媒体,我们将只看到以色列之所以大动肝火是为了拯救两名被掳士兵,说不定以色列这种倾全国之力为抢救两位大兵之举还会被罩上光环,而黎巴嫩平民则全都变成真主党,跟奥沙马一样都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恐怖份子。

    所幸互联网的发达,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面的故事─黎巴嫩人民在部落格记下了他们每一天遭以军轰炸的心情故事,甚至把拍到的以军连妇孺都不放过的血淋淋照片或短片上传。顷刻间,真相公诸於世,甚至迫使主流媒体不得不跟进报导,同时也激发了全球反以声浪。

    同样的在我国,校园暴力问题绝不是新鲜事,但若不是YouTube.com上的短片动感画面让人震撼,社会大众也不会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暂且不论这些画面的可信度有多高,至少它们提供给我们另外一个视野,或者是“专家们”看不到甚至不愿看到的角度。

    这些写日记或上传照片的人都未受过专业(采访或摄影)训练,画面蒙 失焦,甚至抖动摇晃,但它们触目惊心是因为它们够写实。

    有人称这些人是公民记者,借助唾手可得的工具,有目的或是无意识地记载身边发生的事。在没有政治顾虑或财团老板的压力下,他们畅所欲言,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记录不公不义或有趣(看热闹心态)的事。

    这批人已越来越多且遍布世界各地,并已渐渐地形成一股力量,就连大型的媒体公司也不敢小觑。美国CNN近日宣布设立一个永久“报料”网页,仿艾YouTube.com让用户能上载照片、图表、音像等资料,以此搜集整合来自民间的消息。

    也许你会争论所谓的报料(爆料)可靠性究竟有多高?是否有新闻价值?评断的标准是什麽?只引起社会哗然,却无法改善现状?媒体的精英老板已失去制定议题,引领阅听群众的角色,反被一群乌合之众牵著走?有人甚至悲观地认为这是新闻专业体制的崩塌。

    其实,这是网络时代无可避免的一个局面,只是这样的转变未必是件坏事。媒体原本以第四权自居,但随著政治与财团势力的介入,第四权已越来越难伸张,而在互联网与科技产品的无心插柳下,反而把这个第四权扩大交至平民手中,全民一同监督政府守望社会。

    这是股伴随网路出现的去专家化趋势。再举另一个例子∶维基百科对大英百科全书的威胁。

    只需在Google打上欲检索的字眼,维基百科完整的解释立即出现。这比上图书馆,翻阅厚重的大英百科全书,再按字母排序逐一检索来得快且方便。

    创立於2001年的维基百科,以免费开放资源的概念发起了全民编百科全书的运动。撰写者的身份不限,不管你是大学教授还是高中生都可以修订线上的资料,结果吸引了全球各地人士共襄盛举。截至今年3月1日已达100万笔,而完整的大英百科全书也才收录12万笔资料;同时维基百科也提供200多种语言的服务,打破语言疆域的藩篱。

    当然,大英百科全书聘请了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佛洛伊德等权威学者来撰文,藉专家来强化百科全书的公信力,但谁又能担保专家不会出错。

    英国杂志《自然》去年一项研究显示,维基百科的准确性与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可说不相伯仲。在大英百科和维基百科中各抽取相同的科学条目交给专家比较,发现共有8个严重错误,两者各占4条。

    那麽如果是你,弹指一触可得的资讯,你还会去翻查厚重的百科全书吗?

    网路把社会的主导权从少数的专家手中交还给普罗百姓,也让人瞥见全民作主的乌托邦梦想有实现的可能。当然,这间中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及艰巨的考验,但以目前的趋势来看,还是可以乐观以待的。而我们向来强调与时并进的政府,在这时候可千万不能开倒车,扼杀生机勃勃的网路发展。

    (星洲日报: www.sinchew.com.my/情在人间·作者∶蔡思洁·2006/08/04)

    肉骨茶风波

    香港特首曾荫权到新加坡“取经”,带了一大批记者同行。相信他怎麽想,或任何一位香港出名的“神机妙算”,也不会预测到他在新加坡会吃“闭门羹”,搞到他的新加坡之行,媒体焦点转移到新加坡的“肉骨茶”。

    “肉骨茶”是马新两地的民间小吃,已成为两地的“美食代表”之一。曾特首对这美食情有独钟,特别要介绍给随他访新的记者团,因此特别请记者夜宵吃肉骨茶。

    但他点名的新加坡老字号“黄亚细肉骨茶”不卖他面子,不为他特别在晚上开店营业,结果夜宵转移阵地,去到另一间“亚华肉骨茶”。

    向来爱炒作的香港媒体,这回难得捉到好题材。本来就不喜欢曾荫权,对新加坡也不是看很顺眼的媒体,就有个好机会大做文章。

    曾荫权在访新之前,媒体就对他访新要学习新加坡政府如何吸引人才冷嘲热讽。这次新加坡外交部无法安排他吃到他“锺意”的肉骨茶,当然就可以借题发挥。特别是香港有那麽多专栏作家,天天要交稿,穷於无题可写,“黄亚细肉骨茶”风波可让他们写上好几天。

    所以几天下来,不给曾荫权面子、新加坡人墨守陈规,不懂变通的文章充满香港报章。是正面也好,是负面也好,总之炒热了新加坡的肉骨茶,免费宣传了“黄亚细肉骨茶”和“亚华肉骨茶”,两间肉骨茶店生意一片火红。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如果“黄亚细肉骨茶”当天乖乖的依这位国宾所求,破例在晚上营业,他得到的宣传肯定不会比他拒绝特首来得大。

    这种免费宣传,对任何一个商业机构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不必花半分钱,宣传从新加坡涵盖到香港、中国、台湾,甚至可以说凡是关心香港时事的读者,从此记得有这麽一间“拒绝”特首上门光顾的肉骨茶店。

    香港记者说新加坡人“巴闭”(粤语,高傲的意思)也好,说新加坡人不懂待客之道也好,如果我是“黄亚细肉骨茶”,我都要好好的谢谢这些记者们,请他们再来吃一餐,让他们尝一尝让特首难忘的新加坡肉骨茶。

    其实“黄亚细肉骨茶”也要谢谢外交部官员。外交部官员没有事先做好功课,不知道“黄亚细肉骨茶”晚上不营业,被店里女工一口拒绝后,才临时找替代。

    这也看出新加坡“循规蹈矩”的新加坡公务员,没有应用官方压力,硬要私人企业“为政府办事”。

    任何国宾的要求,相信外交部一定会尽全力的去满足,但相信也会有做不到的时候,通情达理的国宾都能谅解。

    曾特首吃“亚华肉骨茶”也吃得乐滋滋,反而是好管闲事的媒体看不开。更糟糕的是那些道三说四的评论家,还留著皇帝出巡,百官百姓必须随时随地待遣的心理,封建遗毒深深还在。

    做为一家道地肉骨茶店,如果也不想到香港开分行,真也不必讨好香港人。但现在既然在香港那麽出名了,看来倒应该可以考虑考虑。

    总之,这回的小风波,益了新加坡的肉骨茶名声大扬,退休后可转行卖肉骨茶。

    (星洲日报: www.sinchew.com.my/情在人间·作者∶林凤英·2006/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