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城市方法学9种

“城市如同縮小版的人類世界,是一個充滿高度情感、記憶與驚奇的環境,她融合了富裕與貧窮;哀傷與快樂;熱情與冷漠;分離與相聚;混亂與秩序;憤怒與理智...。”
——杜雅雯

01 延时摄影(time lasting)法
KLCC Park
William Holly Whyte(1917-1999)在制高点架设摄影机,连续拍摄城市空间在“何时”、“有几位”、“何种人”、在该地“活动多久”。交相比较之下,便可统计出这空间的哪些区域、在什么时段较以吸引人停留,哪些地方却很少人去;进而分析何以造成这些结果,也许是树荫、阳光、水或风等原因。

02 电车沿线人类学
KTM Komuter
电车线就像城市的血管,维系着都会每日的正常运作。而电车四通八达,将市民居住、工作与休闲的区位相互联结起来,从而改变了整个城市的风貌。

03 狗的视角
Pudu Area
巴黎艺术家Gyzmo日前在自己的部落格 [PSW350:Gyzmo] 上,以特写取景的方式,秀出各式议购的视角观看巴黎地面、墙壁与各色事物的图片,许多令人惊喜的涂鸦或因为年久污渍所累积出来的记忆图像,不仅充满艺术性、也从充满味性。

04 超艺术观察学
Pudu Jail
日本前卫艺术家赤濑川原平,在一九七零年代与松年哲夫、南伸坊等人一同发现了“无用却频有意味的建筑残迹”,便创造出意为“超艺术”一词,不仅将看似无聊闲晃的路上观察抽离、定义成一件正经事,延伸了他自己的艺术思想,也统合了在城市中看似无意义存在的事物,将它发展成具有崭新意义的单位。

05 Looking at 城市观察学
Pudu Area
Allan B. Jacobs 提出的“Looking at 城市观察学”是以城市发展为目标的典型理论。“Looking at 城市观察学”不是强调专业地判断建筑,而是非常注重生活细节地寻找某些都市问题的线索,作为日后改善的标的,所以比较倾向“Urban Design”(城市规划)。

06 树状图形观察法
Putrajaya
美国建筑学者Christopher Alexander 于一九六五年时发表过一篇经典论文“City is not a tree”, 文中以生活机能将城市划分为成两种类型——“树枝状城市”(treestructures)“半格子状城市”(semilattice)。

“树枝状城市” 通常指的是按照计划开发的都市;“半格子状城市”通常会混合许多不同机能在同一个区域。
KL
没有一座城市是属于绝对的“树枝状城市”或“半格子状城市”,唯有透过详细的观察比较,才能验证其属性。

07 天际线、水平线、文化生命线
KL Skyline
天际线经常是辨认一个城市最好的标志,标的性建筑物的易辨识度,通常也是大众游逛城市的首选,像是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铁塔……等。

“水平线”指的则是都市与水的关系,只要是漂亮美丽的城市都是与河流海岸有关,从中可以看得出一个城市如何处理与自然并存的课题,也成为近几年城市文化的重要议题。
Petaling Street
最后,“文化生命线”则是用来探查城市活力的指标,只要观察异文化在都市空间存在的比例,就能知道这座城市多元与否,较具生命力的城市多半融合中多人种、文化,我们也能透过显露于外的建筑、料理等来接处异国文化,感受到城市中更为丰富的异国情调。

08 闲游者 flaneur
KL flaneur
西方都是观察者的原型是十九世纪的“flaneur”,中文译为闲游者(亦作漫游者或游闲者等)。闲游者既是类型人物也是一个概念。近年闲游者的研究广受重视,一方面是受到文化评论家班雅明研究的影响,更重要的闲游者与闲游(flaneur)提供了观察与理解现代城市的破碎、不确定与稍纵即逝的经验。

09 心象阅读
Pudu Area
外观是心象。心中无物,则物不入目。已故哈佛大学哲学教授Nelson Goodman说得精准“Eyes see nothing with empty mind.”阅读城市亦然。动人的都市不是漂亮的,是诗意的。走在一条街上,你踩的不是石头,而是故事。


文章内容载自《誠品好讀》第70期

十月好讀

4 comments:

Mee Ling said...

在您這兒總是可以讀到一些比較特別的東西。

K. Hans Henry said...

因为我这个人总是特别...奇怪,呵呵,谢谢~

钪凯 said...

谢谢分享,这个好!

K. Hans Henry said...

谢咯~

重新探讨自己的城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