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6, 2005

美国在战争的光辉形象

<美好的战争绝响>


2004年6月6日,是诺曼第登陆之役的60周年纪念。昔日劫后馀生的年轻士兵如果还能长寿已垂垂老矣。但历史的诠释,却是一点也不老,因为这是一场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战役,成为美国史的绝响。

那是腥风血雨的一天。1944年6月6日,以美英为首的盟军在法国的诺曼第滩头登陆,遇到德军的顽强抵抗,一波接一波的攻坚部队拥上滩头,建立了桥头堡,也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但盟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共有6千600多名美军、3千600多名英军及加军伤亡。这是扭转乾坤的一役,奠下盟军战胜纳粹德国的基础,使曾经不可一世的希特勒走向灭亡之路。

这也是美国在国际战场中最后一场正义之战。正与邪,天使与魔鬼,在道德上没有任何争议。但之后美国在全球各地的战争中,就变得很暧昧,韩战、越战,都曾让美国人内部分裂,尤其是越战,打了十几年,增兵逾50万,阵亡人数逾5万,终在1975年败退,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场败战。

但之后美国保守派回潮。波斯湾之战及阿富汗之战又使美国人恢复自信,忘了越战的教训。伊拉克之战,摧枯拉朽,更使美国人志得意满。然而攻占伊拉克后的死伤枕藉,以及近来虐囚事件曝光,又使美军在道德战线上全面溃败。

这就使人想起60年前那场让美国人骄傲的战役。数以万计的美国子弟兵倒下去了,但美国的光辉形象却在世界史中崛起。这是历史的绝响,也是美国人永难忘怀的一仗。

<道德制高点>


香港媒体在5月8日这星期铺天盖地的报导“二战结束60周年”,其实并不准确,因为二战在1945年5月8日只是欧洲战场偃旗息鼓,以纳粹领袖希特勒的双料自杀,毁尸灭迹而告终,但亚洲战场还是杀得血肉模糊,而两颗原子弹也还未出现,因而以亚洲人的观点来看,二战在那一刻还未结束。

不过1945年的确是关键的一年。轴心国全面覆亡。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场正义压倒不正义的战争,尤其对美国来说,以后美国参与的战争,就缺乏二战那种道德上斩钉截铁,黑白分明的特色。

韩战、越战,以及今日的伊战,都在美国历史留下暧昧的阴影。战争的动机以及参与的方式,都在国内引起巨大的争议,也分裂了美国。但只有二战,使美国人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可以在60周年时仍然意气风发。



星洲广场·作者∶星洲日报/抚摸心跳.邱立本

No comments: